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宿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最小单元”的基础性作用,以宿舍长为关键抓手,构建“全员育心·宿舍筑基”的心理育人体系。通过系统化培训与生态化建设,强化宿舍长的心理素养与责任意识,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打造“前哨发现者、情感联结者、网格守护者”三位一体的宿舍长队伍,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培养目标
以“队伍建设·生态构建·网络搭建”为三维目标,形成“预防—支持—干预—传承”全链条心理育人机制:
(一)队伍建设
培养具备基础心理素养的宿舍长队伍。通过系统化培训,帮助宿舍长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危机识别与初级干预技能,重点提升沟通共情、矛盾调解及心理支持能力,使其成为宿舍心理健康的“第一响应人”。
(二)生态构建
构建和谐互助的宿舍心理生态。立足“微单元·大生态”心理育人理念,激活宿舍单元的育人功能,培育朋辈互助文化,降低新生适应期心理风险,营造互促共荣的宿舍心理微生态圈。
(三)网络搭建
建立初级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网络。根据《晋中信息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宿舍—班级—年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各单位六级心理危机工作网络系统。以宿舍为单位,构建“识别-反馈-支持”三级预警干预网络,强化宿舍长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筑牢校园心理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实现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
二、宿舍长心理角色定位及职责
宿舍长需履行“四维角色”,构建宿舍心理安全网。
(一)心理健康传播者
组织宿舍成员参与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积极心理品质,营造阳光向上的宿舍氛围。
(二)心理状态观察员
一月一次向辅导员上交宿舍晴雨表(见附件1),记录成员情绪、作息及行为异常(如长期缺课、社交退缩等);定期向辅导员反馈动态,建立常态化预警机制。
(三)矛盾调解与支持者
运用沟通技巧化解宿舍日常矛盾(如卫生纠纷、作息冲突);为轻度困扰者提供情感支持,并引导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四)危机预警上报人
精准识别高危信号(如自伤倾向、严重抑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配合六级防护链,确保危机干预无缝衔接。
三、培养体系
本方案面向大一至大四宿舍长,以“适应—共建—解决—传承”为阶梯式培养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宿舍生活场景,逐步构建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宿舍育人生态。具体培养体系如下:
(一)大一阶段:筑基适应,协同成长
大一阶段,以“适应性培养”为核心,初步培养宿舍管理能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学期(9-11月)
培养方式 | 时间 | 内容 | 面向对象 |
新生心理课 | 9月 | 新生心理课强调宿舍版块 | 全体学生 |
专项小课 培训 | 10月、11月 (一周一次) | 依托心理老师进书院,面向两大主题: 宿舍公约制定、集体生活习惯适应 | 宿舍长 |
心理团辅 | 10月、11月 (一月一次) | 两大主题:宿舍合作、宿舍雕塑 | 宿舍全体成员 |
心理老师进宿舍 | 9-11月 | 联动学生公寓服务中心 | 宿舍全体成员 |
第二学期(3-6月)
培养方式 | 时间 | 内容 | 面向对象 |
心理讲座 | 3月 | 包含宿舍长培养规划、职责强调、危机识别、宿舍晴雨表上交四部分内容 | 宿舍长 |
专项小课 培训 | 4月、5月 (一周一次) | 依托心理老师进书院,面向两大主题: 人际沟通、自我核心探索 | 宿舍长 |
心理团辅 | 4月、5月 (一月一次) | 两大主题:宿舍合作、宿舍雕塑 | 宿舍全体成员 |
宿舍长心理技能比赛 | 6月 | 以宿舍生活视频为题引,进行比拼,颁发相应奖项 | 宿舍长 |
(二)大二阶段:文化浸润,共筑宿舍生活家
大二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宿舍文化建设,深化成员间的情感联结,推动宿舍从功能性空间向互助型成长共同体升级。
第一学期(9-11月)
培养板块 | 时间 | 内容 | 面向对象 |
宿舍微电影 | 9月 | 月初:宿舍长调动大会 月末:宿舍微电影初稿审核 | 宿舍长
|
宿舍长团体督导 | 10月、11月 (一周一次) | 基于微电影议题开展,与宿舍长共同探讨宿舍难题 |
第二学期(3-6月)
培养板块 | 时间 | 内容 | 面向对象 |
宿舍长团体督导 | 3-5月 (一月两次) | 心理漫画——宿舍“笑”话大全 | 宿舍长 |
公众号-宿舍剪影 |
宿舍长心理技能比赛 | 6月 | 以宿舍生活视频为题引,进行比拼,颁发相应奖项 |
(三)大三阶段:精准干预,实践赋能
大三阶段,聚焦心理问题的主动发现与应对,结合完满人格,联动心理教师与学院心理专员开展案例研讨,通过真实情境分析提升学生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实现从“预防普及”到“精准护航”的进阶。
以经验分享会为载体,鼓励优秀宿舍长总结宿舍生活经验,传递人际协作、矛盾化解等实用技能,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可借鉴的成长路径。
(四)大四阶段:薪火相传,赋能未来
大四阶段,主要培养以“情怀智库·成长接力”为核心思路,打造宿舍管理传承体系,邀请优秀宿舍讲述四年宿舍生活时光,通过“输出-碰撞-沉淀”三重闭环,让毕业生成长为宿舍文化的“播种者”,为新生代注入持续成长动力。
四、支持保障体系
(一)制度保障
将宿舍长培训纳入学校/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年度重点工作,各学院据此方案结合学院特色制定涵盖全年级的《XX学院宿舍长心理培养方案》,明确宿舍长培养目标与体系。
(二)资源配备
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建立“多方联动”机制,联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协同解决宿舍实际难题,邀请优秀宿舍长传授实战经验。
(三)成长激励
开展宿舍长技能比赛,评选优秀宿舍长;通过校园媒体开设《宿舍生活家》专栏,传播宿舍工作故事与心育理念,展示宿舍长优秀案例。
晋中信息学院学生处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