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践行新教育理念,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的成长环境。实施家庭回访计划是学校传递对在校学生深切关怀的重要桥梁,也是家校携手、协同推进学生教育工作的得力举措,同时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家庭回访工作能更好地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更具人文关怀的支持,切实将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助力学生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
一、回访目的
通过深入学生家庭的交流互动,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与成长背景,为精准资助和个性化帮扶提供有力依据。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爱下,度过一段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回访原则
(一)全面覆盖与重点关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家庭回访的规划性,同时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二)科学性:运用科学合理的回访方法和资料收集,确保回访信息真实有效。
(三)尊重隐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不泄露敏感信息。
三、回访对象
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家庭,重点聚焦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倾向学生、近期遭受重大家庭变故学生、学生发展需求特殊的家庭等。注重家访对象的代表性、典型性,实现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等不同学生群体全覆盖,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四、回访方式
(一)深度家访(实地走访)
对于本地或距离较近的学生家庭,采用深度家访的方式。利用周末、寒暑假、重要节日、招生季集中开展家访活动,对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实地走访要注重与家长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家庭实际情况,增强家访的实效性。
(二)云端互动(网络视频回访)
对于因地理位置偏远、特殊原因无法进行实地走访的学生,利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视频平台进行云端互动,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截图留存。
(三)音频沟通(电话回访)
电话回访作为补充方式,对于时间难以协调或仅需进行简单沟通的家庭,采用电话回访。做好通话记录,记录关键信息和交流要点。
五、回访内容
(一)家庭成长环境洞察
了解学生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文化氛围等,评估家庭环境对学生在情感、认知、品德等方面发展的影响。
(二)学校培养理念与实践交流
介绍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资助政策、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估与规划
反馈学生在学校基于完满教育的各类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学业成绩、社团活动成果、社会实践参与度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规划,明确家校双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支持策略。
(四)资助政策与学生发展融合探讨
详细解读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确保资助资金精准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五)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创新建议
倾听家长对学校在完满教育、资助工作开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
六、具体实施安排
(一)准备阶段(学期初)
成立家庭回访工作小组,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等成员组成,每学期制定回访工作计划并填报《晋中信息学院家庭回访计划表》(附件1),辅导员提前做好预约安排和资料收集,把回访活动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家访活动长效机制。
(二)实施阶段(学期中)
1.做好记录: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视频、电话回访有序开展,根据学生家庭分布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回访进度,回访过程中填写《晋中信息学院家庭回访记录表》(附件2)。
2.及时反馈: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能当场解答的当场解答,不能当场解答的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跟进处理结果。
3.加强宣传:及时宣传家访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通过学生工作网、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育人氛围。
(三)总结阶段(学期末)
根据回访资料撰写学期回访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回访基本情况、学生家庭情况分析、家长意见和建议总结、对学校发展、学生教育管理和资助工作的启示等。
七、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家庭回访工作制度,明确回访人员职责、回访流程规范、回访结果运用等内容,确保回访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二)组织保障
成立家庭回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家庭回访工作。定期对回访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抽查了解回访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确保回访工作质量。
(三)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家庭回访专项经费,用于实地走访的交通费用支出,确保回访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1晋中信息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家庭回访计划表.xls
附件2晋中信息学院家庭回访记录表.docx
晋中信息学院学生处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