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让辅导员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的典型举措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实现对学生的“启智润心”,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助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学生处于 2025年开展辅导员微课视频展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让思想发声,让信仰闪光
二、活动宗旨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平台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搭建学工人员经验交流和风采展示的平台,探索新媒体、新技术与网络思政的多元结合方式,推动辅导员专业发展、思政育人能力的提升。
三、参与人员
全体辅导员
四、作品内容
本次活动依托“五微一体”的“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通过视频的方式,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微课视频内容需结合集团特色办学理念及发展战略,遵循当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将生活服务有机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构建学生网络育人新平台。微课展示形式需要具备教育性、趣味性和创新性。针对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活动等进行设计的微课,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
五、作品形式
(一)口播短视频类微课。口播短视频类微课是以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内容输出为基础、融入一些娱乐或趣味性元素制作而成的短视频。一般采取直面镜头的自拍、演说、采访等形式,辅导员本人需出镜讲解,背景形式和内容不限。
(二)动画类微课。动画类微课主要包括手绘动画微课和 MG动画微课。手绘动画微课通过模拟绘制、推拉的方式将知识内容呈现出来,为学习者提供思考时间,让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形式可以让学习者清晰地看到知识的推导过程,适用于公式推演、手绘图形等内容。MG动画即动态图形动画(Motion Graphics),使用动画制作软件虚拟场景制作,通过动画形式呈现知识,表达清晰,生动有趣。本类微课辅导员本人不出镜,用旁白或设计动画人物代替老师讲解,通常用于解释晦涩难懂的术语、科普知识。动画类微课均需要提交作品的最终定稿视频文件。
(三)真人出镜讲解类微课。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的形式。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采用抠像技术,将教师讲解画面和 PPT 录屏画面结合成新的微课视频;另一种是使用摄像设备将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一体机)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完整录制并剪辑而成的微课视频。要求老师站姿出镜,穿着正装,人像居画面右侧(上半身),且不可遮挡 PPT 内容,人画比例合理,声音清晰。特别注意:画中画形式和课堂实录片段不符合此类微课制作要求。
(四)情景拍摄类微课。把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通过脚本设计,使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拍摄成影视情景剧,拍摄后通过剪辑合成的微课视频。此类微课背景形式和内容不限,剧情能清晰表达知识点,要求横幅拍摄,画面平稳,光线柔和,声音清晰,有字幕。
(五)交互式微课。采用视频交互技术创建的既有微视频讲解又能在关键节点进行交互训练与测试的微课视频。此类微课视频制作工具不限,交互方式不限,通过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运行互动均可。
六、作品要求
1.微课视频要包含片头;视频确保画质、声音清晰,不允许出现视频剪辑软件水印;视频中文字内容要求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引用地图等资源,需标明出处;使用标准普通话,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教师出镜时衣着得体;微课中的PPT要简洁、美观。微课时长不超过10分钟。
2.微课视频文件格式要求:MP4【分辨率要求为1080p,建议使用1920x1080分辨率,视频编码AVC(H.264)】。
七、工作要求
1.各学院微课作品提交时需由各学院进行审核后将作品提交至学生处。
2.微课视频将依托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进行公布。
3.提交的微课及主要素材须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版权,若参赛作品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有原则性、政治性、科学性、概念性错误等问题,由此产生的责任自负。
4.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微课视频活动,把微课展示作为提高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信息化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老师提供高质量、有育人效果的作品。
联系人:师庆庆
联系方式:0354-5503877
晋中信息学院学生处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