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挺拔的军装,不仅意味着荣誉,更意味着责任;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不仅需要体魄,更需要知识的武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携笔从戎,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绿色的军营。大学生士兵,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群体。9月2日,我院参加2020年大学生入伍的学生顺利结束役前训练,智能工程学院庞一魁、吴俊吉等16名同学光荣返校。通过采访的形式,一起走进机制1903班(专升本)庞一魁同学,共同了解他的学习、生活,聆听他的青春梦想。
庚子鼠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经过了疫情的考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投身抗击疫情阻击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院2019级机制1903班(专升本)庞一魁同学深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勇挑重担,投身军旅,他积极选择了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义务兵。
庞一魁同学说:“因为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早在战争年代,早在那个充满战火硝烟的时刻就存在,而且一直薪火相传到现在,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家国信念——“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身为一名中国青年大学生,应当在自己适当的年纪积极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到国家去,历练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其次这也是一个机会,我觉得年轻人应该抓住机会响应国家号召。”
吴俊吉同学作为毕业生参军入伍的同学也颇有感触:“我觉得最艰难的就是半夜的紧急集合,大家一起跑到天亮,我坚持下来了,虽然很苦,但是我觉得——值。”
采访最后,赵晋锐老师指出:“积极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是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的重要基础,是大学生以青春奉献祖国的实际表现,也是高校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学院始终重视国防教育活动,希望他们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忠于职守,苦练军事技能;严守纪律,展示大学生风采。”
吕慧老师也深有所感:“军人是一块励志石,一面刻着那忠诚,一面刻着奉献。青春是用来挥洒,不是用来挥霍的。大学生肩上的责任和重担,在当兵这条路上体现的更加直接了当。成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有志之士,用知识报效国家,用知识在军营建功立业。”
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身为祖国优秀的人才资源,奔赴军营报效祖国是荣耀一生的事。我们带着知识,带着热情,在部队里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投笔从戎,激昂的青春最美,参军的人生无悔!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