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引导徳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要实现方式,弘扬劳动精神,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是在立德树人时代背景下,引导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深刻强调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通过做好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工作,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必要环节。智能工程学院在扎实落实完满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领导力、协作力等方面的培养,一直注重对学生劳动教育的培育和引导工作,张李琦、赵晋锐、燕晶、宋露琴、吕慧等各年级辅导员通过开展线上微视频学习、腾讯会议大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将“劳”与“学”紧密结合,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在抗击疫情期间,我院学子不仅在家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学好文化知识、参与线上完满教育活动,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日常劳动中去,用自己实际行动为劳动教育注入新的内涵,增强了青年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年级学子通过劳动教育在观念培育和生活体验上收获了自己的感悟。
“假期“休息”对我来说可能有点困难,我只不过是学校的战场转移到了另一个战场而已。这个假期,可能会是我这辈子度过的最长假期了。在假期中我除了上课时间外,几乎都处于一直忙碌的状态。
这个习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剩下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几乎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地里了,虽然也羡慕其他孩子过着衣来伸手的日子,但是我明白,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我也很知足。
后来大一点了,父母把我接了过去,可能是童年的喜欢,也可能是为了不让爸妈再把我送回老家去。我假期时间就化身成了家里的工人,每天工作在尘土很大的地方,或者往楼上运货,这些脏活累活没有将我打倒,我明白我的父母为了我和妹妹,每天也承受着这些。
这个假期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能唯一不一样的事情就是加上了班里的担子,履行着班长应有的职责。虽然有时候会忙不过来,但是我明白,生活本来就不是享受的,而且这样的生活方式也使我受益颇大,除了强身健体外,那种满足感和问心无愧的坦荡感才是最大的享受。”
——电子1901班李春龙
“这次真的是一个漫长的寒假......似乎是人越大就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每次,面对着长达七个星期的假期,我有的不是可以回家的兴奋,而是陷于寂寞的的痛苦。确实,对于时下的大学生,一个百无聊赖的假期是痛苦的,没有作业的压力,没有家长的唠叨,没有老师的叮嘱,更没有同学的陪伴。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少做家务,我也不例外。上学时,天天只顾着学,放假时,心里只有玩了,没有时间做家务。而我则不同,出身贫苦的家庭,似乎对应了那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的课余时间都在帮着家里忙里忙外的,从收拾家里,到下地干活,我一样都不落下,这样忙碌的生活没有是我感到负累,相反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那种干完活的满足感使我着迷。”
——电子1901班梁泽华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只有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工作,才能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时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