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11月4日,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各年级辅导员组织本年级学生召开了关于“高校学生资助诚信和防骗金融知识教育”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夏传红副院长通过知识点讲解、分析典型案例等形式,从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政策要求、贷款流程及未还款的不良后果以及防诈骗等方面和同学们进行深入探讨,让同学们对国家资助的一些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他和同学们说:“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力度最大和规模最大,是国家助学体系中最有力的。各省贫困家庭学生需经过就读的学校向当地的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采取这种资助方式,作为一名大学生,最重要的可以报效国家政府的,就是诚信。”其次,他强调到,现在校园里经常出现校园贷这种诈骗案例。校园贷,顾名思义就是面向校园里学生的非法贷款,多是网络借贷,有着要求低、来钱快的特点。如果大学生们相信这些贷款套路后,就会深陷诈骗陷阱。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陌生人。
本次主题座谈会的开展反响激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感触颇深。数据1901班的宋晋杰同学在交流环节中提到:“同学们一定要学会保护个人隐私,个人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切勿轻易泄露给他人。”计科2004班薛丽凡同学说:“听了这次座谈会,我向同学们分享一条建议,就是大家在消费方面,要吸收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的观念,树立科学消费观。”
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国家资助政策和预防电信诈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遵规守纪、实事求是、真诚待人、恪守承诺,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主题座谈会,增强了大学生诚信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同学们自身合法权益的保障。

(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