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网络普及我们的生活,但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侵蚀网络空间。他们利用电话、QQ、微信号、邮箱等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给学生财产造成了损失。
远景学院2020级辅导员裴强老师,于5月17日至22日,在右岸书院1号楼4个教室,分别对远景2001-2007等7个班级开展防范“仿冒身份欺诈”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避免被电信诈骗,保护自己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裴老师用一个电信诈骗的小视频拉开了本次班会的序幕。视频中播放的是一个电信诈骗分子从开始诈骗到最后收网的过程。整个过程很短暂,但却是十分的触目惊心。视频播放完以后,裴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何为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种类、诈骗分子如何诈骗的,以及电信诈骗会给受骗人带来的危害和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等等,并且还以PPT的形式播放给同学们观看,好让同学们更加的了解电信诈骗。
裴老师详细介绍了“仿冒身份欺诈”案例的特点:通过冒充伪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并具体分析了各种“仿冒身份欺诈”的种类:
1.冒充领导、老师诈骗;2.冒充亲友诈骗;3.补助救助、助学金、助学贷款诈骗;4.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进行汇款。5.伪造身份诈骗犯罪分子伪装成‘高當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6.医保,社保诈骗;7.猜猜我是谁”诈骗等
随后,裴老师总结到,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记住“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谈钱务必谨慎,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我们身为刚步入学校的大学生,很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被其十分完善的一整套话术所迷惑。相信通过本次班会的学习,同学们的防范意识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远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