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14:30,艺术传媒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专题培训会在上河书院204顺利召开。本次活动将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与学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专题分享、案例研讨与总结交流,为艺术传媒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学院全体辅导员参与培训,学工副院长李风娇出席并作总结指导。


以赛促建:骨干培训赋能辅导员素质提升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到淬炼国际商学院李瑞花老师围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展开专题解读。李老师在分享中提到,参与大赛的辅导员应当具备“三力”:一是数字化育人能力,需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学情、精准开展思政教育;二是案例研讨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育人策略;三是谈心谈话艺术,以共情与专业能力化解学生困惑。辅导员应当依托大赛平台,从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和学习中不断锤炼能力素养、创新工作方法。目前,学院正通过“教育资源库建设”整合政策法规、思政案例等资源,旨在进一步为辅导员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构建“数智化+精准化”学风建设体系,确保学生工作开展过程更加高效顺畅,效果更加显著卓越。

以赛促思:啦啦操赛事复盘丰富育人经验
黄海男老师以“啦啦操赛后复盘”为主题,分享了赛事组织中的育人启示。她回顾了队伍从组建到参赛的全过程,提炼出三点经验:一是逆境中的团队凝聚力,面对训练时间紧、伤病等挑战,辅导员通过心理疏导与目标激励帮助学生突破瓶颈;二是创意与执行的平衡,舞蹈编排需兼顾艺术性与可行性,在未来的比赛中将进一步融入新颖创意,同时确保成员角色分工,深刻落实学校育人理念;三是师生协同的重要性,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与辅导员的后勤保障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学生赛事前期准备稳步推进。黄老师强调,赛场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平台,更是辅导员“以体育人、以美育人”的实践课堂,未来将进一步通过不同平台展现育人实效,为学风建设注入活力。

以赛促优:田径运动会后思考效能提升实践路径
解育一老师根据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具体情况,系统阐述了赛事组织优化对学风建设的支撑作用。他提出三项创新举措:一是管理机制革新,通过“党员先锋领喊制度”“双通道通知机制”提升协同效率;二是科学训练体系,构建“运动员选拔-伤病预防-项目调整”全流程指南;三是长效机制建设,编制《运动员参赛手册》明确岗位职责,形成可复制的赛事组织模式。解老师指出,高效能的赛事组织不仅能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与团队精神,更能通过“实践育人”深化学院学风建设的内涵。

总结展望:以队伍建设夯实学风建设根基
李风娇院长在总结中强调,辅导员队伍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力量”,需从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以素质能力大赛为抓手,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与育人本领;二是深化实践创新,将赛事经验转化为学风建设案例,构建“思政+专业+实践”育人矩阵;三是完善长效机制,通过资源库建设、团队培训等举措,打造“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她勉励全体辅导员以“数智化”赋能精准思政,以“赛事化”激活学生潜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培训会以“赛”为媒、以“建”为纲,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成长与学风建设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艺术传媒学院将持续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新路径,以高素质队伍培育高质量人才,奋力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崭新篇章。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 撰稿:艺术传媒学院 摄影: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