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校园的背景下,艺术传媒学院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涂鸦艺术活动,将国防教育融入青春创作,为青年学子搭建起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平台,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课外思政课”。近日,活动以“淬炼青春志,共筑国防魂”为主题的涂鸦创作圆满落幕,将校园特色育人文化元素与国防主题碰撞出火花。艺术传媒学院数名学子用画笔“写”下对国防教育的热忱,将校园特色育人文化“绘”成青春印记。“涂鸦墙成了会‘说话’的育人载体,比课堂更生动!”通过艺术与国防的跨界融合,探索出国家安全教育的新路径。涂鸦为媒:安全理念跃然“墙”上。


活动现场,35面涂鸦墙成为国防教育的流动课堂。艺术传媒学院学子以笔为戈、以墙为卷,将迷彩元素、战机轮廓、数字密码等符号与校园地标融合,用色彩与线条诠释对国防安全的独特理解。指导老师刘晓雄表示:“涂鸦的自由表达与国防的庄严主题形成张力,学子们在创作中自发思考‘青春与国防’的关联,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传统课堂更具冲击力。”



创作过程中,许多学子对国家安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有学生感叹:“过去总觉得国防是边境线上的钢铁长城,但当我用画笔勾勒雷达轮廓时,突然意识到数据安全、科技封锁这些无形战场的较量,离我们并不遥远。”另一位创作者在绘制密码图案时陷入沉思:“这些看似杂乱的符号,就像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流,只有筑牢内心的防火墙,才能守护国家安全的根基。”当画笔落下又抬起,墙面逐渐成为一面“青春宣言”,每一抹色彩都在诉说:国家安全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需要青年以行动为矛、以责任为盾去守护的使命。


此次涂鸦活动,不仅是艺术实践,更是国防意识的青春启蒙。学子们以画笔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转化为可视化符号,让墙体变身“思政教材”。活动突破传统说教窠臼,以青年话语重构国家安全叙事,让思政教育从“课本”入“心谱”。组织者杨文伟称,涂鸦与国防结合,让抽象理念具象可感,激发青年领悟“国安家安”真谛,注入青春动能。更深远的是,青年从被动接受者化为主动参与者,这正是新时代思政教育“以文化人、以艺通心”之精髓。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引领载体,青春力量自此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撰稿:艺术传媒学院 摄影:艺术传媒学院 供稿:学生处 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