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辅导员队伍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教育创新的实践者,其核心能力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近日,艺术传媒学院在上河书院圆心剧场204举办了一场以:“角色力×协作力:解锁辅导员队伍的“1+1>2”成长密码为主题的完满人格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九型人格理论的深度解读,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推动辅导员从“事务性执行者”向“心灵调色师”转型。


从“我”到“我们”的跃迁
队伍的建设,不仅需要提升个体的专业能力,更需要在团队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活动中,辅导员冯亚军老师通过趣味问卷和角色卡牌游戏,引导老师们绘制“人格星图”,重新审视自身在团队中的定位。


从“管理”到“引导”的转型
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核心在于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引导”模式的转型。活动中,冯亚军老师指出,辅导员的人格特质直接影响着与学生的沟通效率和管理效果。例如,1号辅导员可以通过细节管理帮助学生建立秩序感,3号辅导员可以通过目标激励激发学生的动力,而6号辅导员则可以通过信任建立成为学生的“心灵避风港”。


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让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从而实现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从事务性执行到心灵调色师
活动通过九型人格理论的深度解读,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强化了团队协作能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团队文化。使辅导员不再仅仅局限于事务性工作的执行,而是通过人格特质的深度挖掘,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调色师”,在保留学生个性特质的同时,调和出兼容并蓄的成长色谱。

未来,艺术传媒学院辅导员们将深入理解学生和团队成员的心理特质,从而在工作中更加精准地引导学生,以更加专业化、协同化的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撰稿:曹炜焱 摄影:学生处 艺术传媒学院 供稿:学生处 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