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艺术疗愈与心理关怀的融合路径,帮助学生缓解学习生活压力、构建健康心理状态,9月26日,大健康学院心理专员王雪丽老师在上河书院106览舟·大咖书屋开展“以画为媒,绘心解压”心理主题活动,旨在在曼陀罗绘画与舒缓音乐的双重陪伴下,开启沉浸式心灵解压之旅。


活动现场,轻柔的纯音乐成为氛围“催化剂”——古筝婉转与钢琴清澈交织的旋律,让到场学生迅速褪去外界喧嚣,进入放松状态。王雪丽老师围绕曼陀罗 绘画的文化渊源与心理疗愈机制展开讲解,结合经典作品与学生疗愈案例,从宗教符号到现代心理治疗工具的演变、色彩心理学应用到构图情绪表达,为学生搭建“艺术创作—心理疗愈”的认知桥梁。“当注意力投入线条与色彩时,潜意识情绪会自然流露,这是与自我的温柔对话。”王雪丽老师的解读,让学生对曼陀罗的疗愈价值有了更深理解。


进入创作环节,背景音切换为“自然白噪音+轻音乐”组合,林间鸟鸣、潺潺溪流搭配大提琴低沉旋律,将空间打造成“心灵驿站”。学生们领取画纸、画笔后,纷纷投入创作:有人以深蓝、灰紫等冷色调,伴着钢琴音勾勒“心灵秘境”;有人用橙红、明黄等暖色系,跟着小提琴节奏绘就“情绪花园”;还有人随音乐起伏调整笔触,让情绪与旋律、笔尖同步流动。王雪丽老师全程穿梭指导,针对焦虑学生建议“跟着音乐节拍画重复几何图案建立秩序感”,对需释放压抑情绪的学生则鼓励“用强烈色彩对比配合激昂音乐表达”。
“平时学习压力大,心里总堵得慌,今天听着音乐画曼陀罗,不知不觉把烦躁‘画’了出去,看着作品整个人都轻松了。”一名参与学生的分享,道出了活动的核心价值。创作结束后,“情绪分享角”成为学生交流心得的平台,轻柔音乐相伴下,大家畅聊创作感受与情绪变化,进一步深化疗愈效果。


活动尾声,25名学生手持各自的“心灵创作”合影留念。这场以画释压、以乐疗心的活动,不仅让艺术与音乐成为学生心灵的“双重解压阀”,更让大家在色彩、线条与旋律的交织中,找到与自我和解、为成长赋能的密码。

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大健康学院聚焦学生心理健康、创新育人形式的生动实践,也验证了“艺术+心理”融合模式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活动细节、丰富活动形态,推动此类心理疗愈活动常态化、品牌化,持续为学子的青春成长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心灵续航力。
(撰稿:程 漫 摄影:樊拯江 供稿:大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