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信院师生深入探索完满人格,激活内在成长力量,10月23日-10月25日,第十四期完满人格实践专题培训于上河书院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大健康学院承办,汇集了校级、院级完满人格解析师团队、新入职教职工及心理委员等300余名师生群体,通过专题讲座、实践复盘、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助力师生打破思维定式,深化自我洞察,开启自主成长的新篇章。
聚力成长·精进人格解析师的进阶法则
为全面提升人格解析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23日上午,我校完满人格解析师齐聚上河书院204圆心·青春社区剧场,以案例为镜,共促专业成长。其中五位解析师就解牌实践中遇到的真实个案进行分享,专家则从人格结构、优势挖掘及漏洞修补等方面逐一剖析,为解析师们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实践指引,拓宽了分析视角,强化了应对复杂个案的能力。24日下午,27位教师与学生解析师共聚106览舟·大咖阅读室,聚焦实践解牌中的伦理、规则与实操规范,专家强调解牌需恪守“不评判、不贴标签、持守中立”的职业原则,并通过“多倾听、善引导”确保解析过程的客观与严谨。随后解析师们通过观摩与体验解牌过程,深化理论理解,提升解牌实操技能。








启蒙引航·点亮新生力量的人格探索之旅
为赋能师生人格健全成长,23日下午至24日上午,我校新入职员工、大健康学院新任异科与代课教师,以及25级新生心理委员等一批“新”力量,共赴上河书院207奇点·多功能赋能室,参加为期一天的完满人格一、二阶专题讲座。培训伊始,专家从“性格是天生还是养成”这一经典命题切入,引出完满人格作为“自我认知核心抓手”的重要意义。随后系统阐释了九种基本人格类型的注意力焦点、思维与行为模式,让“新”学员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与情感逻辑,实现从“无意识自动驾驶”到“有意识觉察”的关键转变。二阶讲座则进一步聚焦“看见”与“唤醒”的力量,结合高中生案例,生动展现如何通过人格频率识别个体天赋、激发内在动力,实现从“补漏”到“赋能”的教育转变,践行“照见即疗愈”的育人理念。



从心赋能·唤醒心理委员的人格洞察力
10月25日,心理委员人格实操自我探究体验专场活动在上河书院213自如·完满超级空间顺利举行。活动聚焦人格解析伦理、准则与实操方法,致力于帮助心理委员将前期所学的人格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实操技能。活动中,专家通过一对一牌面解析,精准解读每位心理委员人格特质中的能量倾向、情绪模式及发展潜力,引导学生深化自我人格认知。针对一位拥有“6、4、2”人格组合的心理委员,专家指出其“6、4”特质易引发内耗,提示该同学需学会识别情绪困境,掌握自我调节方法,同时启发她将“2号”的关怀力与“9号”的亲和力融入到动物医学的专业学习与班级心理服务中去。此外,专家还现场示范了“金三角”优势分析与“黑洞三角”漏洞洞察等专业方法,引导心理委员学习运用人格工具,帮助班级同学更好地认识自我,将完满人格理论融入到自我探索与集体服务实践中。






本次培训通过多元形式与丰富内容,为不同师生群体搭建了从认知到实践、从自我探索到实操技能的成长阶梯。活动不仅深化了参训者对完满人格理论的理解,也为完满人格体系注入了新生力量。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深化完满人格体系建设,赋能更多师生在觉察中成长、在服务中超越,打造一支理解人、看见人、唤醒人的专业心育团队。
(撰稿:古田 摄像:大健康学院 供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