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我校各学院聚焦学生成长需求,围绕学业规划、情绪管理、职业发展等关键议题,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各学院辅导员积极策划、精心组织,为学生搭建了心灵成长的平台,有效缓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类压力与焦虑,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健康发展赋能护航。
10月13日-21日,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杜岩涛、闫星宇、郑琦重点聚焦学业规划、情感经历、职业技能储备焦虑等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与指导。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围绕大四学生学业与求职压力,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心理班会。李奥兵老师通过趣味心理测试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张振国老师以“与焦虑和解”为主题帮助学生管理情绪;吴雅诗老师借助压力盲盒和成长视频鼓励学生接纳情绪波动;吕慧老师则通过气球游戏将压力具象化,强调与情绪和解;张晓倩老师针对具体求职困惑,传授心态调整与实用技能;郭璞譞老师分享多种解压方法,帮助学生将焦虑转化为动力;刘阳老师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讲解了高效的心理调节技巧。这一系列班会不仅为学生筑牢了心理防线,更助力他们以积极、从容的姿态奔赴成长新程。







为帮助大四学生缓解求职竞争压力与职业发展困惑,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了系列心理主题班会。武文娟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的解忧计划”,解析身份转换中的思维差异,并制定可操作的周计划以缓解焦虑;侯林莉老师以“接纳‘我’,允许试错与成长”为核心,通过“职业盲盒”互动帮助学生正视职业落差,并运用“职业拼图法”将方向探索具体化;崔嘉源老师则组织“求职互助小组”,借助“压力漏斗模型”指导学生区分压力类型,有效减少焦虑内耗。系列活动助力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以更从容积极的心态迎接职场新阶段。



10月15日-20日,艺术传媒学院围绕“缓解就业焦虑,赋能职业启航”主题开展了系列心理主题班会。韩雅琳老师围绕“焦虑情绪识别”“心态调节”“互助支持”层层递进,通过案例拆解常见心理误区,分享“每日小成就记录法”等实用技巧;刘亚萍老师邀请已获offer的同学分享经验,激发了热烈交流与信息共享,搭建起同伴互助桥梁。本月艺术传媒学院心理班会将心理疏导与职业规划相结合,显著提升了同学们对焦虑的理性认知,赋能其以更坚实的心理能量积极迎接求职挑战。




10月21日15:00,大健康学院辅导员杨欣老师在ST报告厅举办了以“心灵护航,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专题班会。班会中,杨欣老师聚焦学生普遍关心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沟通、时间管理等问题,结合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心理学理论,并分享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如正念练习、情绪ABC理论应用、积极心理暗示等,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压力,掌握有效的压力疏导方法。此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消除了许多模糊观念和认识误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10月22日在2教304教室,远景学院成功举办了“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主题班会。何老师以“学期中段状态盘点”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分享过去两个月的收获、当前面临的瓶颈与压力,以及对后半程学习的展望,从而自然引出对“期中焦虑”、“学习倦怠”等常见心理状态的探讨。针对期中阶段常见的压力峰值,何老师结合具体案例,提供了诸如压力管理、克服拖延及高效学习等实用策略,帮助同学们稳固学习心态。在人际交往方面,则引导同学们探讨如何在长期集体生活中维系深度关系、处理潜在摩擦,提升沟通效能。同时,何老师也鼓励大家根据前半学期的实际情况,对个人目标进行灵活而积极的调整。本次主题班会及时回应了同学们在学期中段产生的心理需求,有效缓解了阶段性焦虑,为2023级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顺利完成后半学期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10月22日商务英语学院辅导员裴晓雅老师针对所带班级,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以“允许一切发生”为核心主题的心理健康班会,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切入,聚焦当下备受关注的“空心病”“躺平”等现象,用鲜活的案例和通俗的解读,帮助学生看清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与情绪困境。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一理念,裴老师还通过互动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近期的焦虑与迷茫。从学业压力到未来规划,从人际关系到自我期待,学生们在开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而裴老师则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用共情的话语引导他们学会接纳不完美、正视挫折,教给大家“把焦虑拆成小问题,用‘允许’的心态逐个应对”的实用方法。裴晓雅老师也表示,后续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更多元化的形式,为学生打造稳固的心理健康教育防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十月以来,我校各学院以生为本、精准施策,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回应学生在学业、职业、情感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诉求,逐步构建起“教育—疏导—支持”三位一体的心理育人体系。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活动形式,完善支持机制,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健康发展赋能护航。
(撰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供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拍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